截瘫,意味着脊髓损伤导致的下肢或躯干运动、感觉功能丧失,这不仅是患者身体的 “重创”,更给日常护理带来了长期且复杂的挑战。从预防压疮、血栓等致命并发症,到维护残存肢体功能、关注心理状态,每一个护理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。这份无锡国济护理院截瘫护理指南,将拆解护理中的核心难点,提供可落地的照护方案,帮助照护者与患者共同应对困境。
一、并发症预防
压疮预防:每 2 小时翻身,守护“皮肤防线”,压疮(俗称 “褥疮”)是截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,多发生在臀部、背部、足跟、肩胛等长期受压部位。预防的核心在于 “减少局部受压时间,促进血液循环”。
深静脉血栓预防:激活“血液循环”,降低致命风险,截瘫患者下肢肌肉失去收缩功能,血液回流受阻,极易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,一旦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,可能危及生命。预防需从“促进血液流动”入手。
泌尿系统护理:科学管理,远离感染困扰,截瘫患者常伴随排尿功能障碍(如尿失禁、尿潴留),若护理不当,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,甚至导致肾功能损伤。护理重点在于“保持尿路通畅,做好清洁”。
二、功能维护与康复
被动训练:针对完全瘫痪的肢体,由照护者协助进行关节活动训练,如肩关节外展、髋关节屈伸、踝关节旋转等,每个关节活动到**范围(以患者无疼痛为宜),每次训练 20-30 分钟,每天 1-2 次,防止关节僵硬、肌肉萎缩。
主动训练:若患者上肢或躯干仍有残存肌力,可指导其进行主动锻炼,如用双手支撑床面抬起上半身(增强上肢肌力)、使用健身球锻炼核心肌群(改善平衡能力);也可借助康复器械,如轮椅驱动训练(提升上肢耐力)、站立架训练(在安全保护下,帮助患者保持站立姿势,预防骨质疏松)。
心理护理:截瘫不仅改变了患者的身体功能,更可能导致其出现焦虑、抑郁、自卑等心理问题 —— 有些患者会因无法自理而陷入自我否定,有些则会因长期依赖他人而产生愧疚感。心理支持与身体护理同样重要,需从 “理解与陪伴” 入手,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。
无锡国济护理院护理部主任表示,虽然截瘫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,但通过科学的照护与康复,依然能帮助患者拥有有质量、有尊严的生活。每一次细致的皮肤检查、每一次规范的康复训练、每一次温暖的心理陪伴,都是在为患者筑起生活的 “防护墙”。